唐朝有一个叫贾嘉隐的人,人称神童,在他还不满八岁时就颖悟异常。唐高宗听说后,把这看成是本朝荣耀和兴盛的象征,于是下诏,召他进宫。
贾嘉隐在皇宫庭院等候时,宫院还有两位位列三公的大臣各自靠着一棵槐树,也在等候皇上的召见,一个是长孙无忌任太尉,一个是李任司空。他们看到皇帝召见的神童,就想试一试他。于是二人把小嘉隐召唤过来,李问:“娃娃,你看我靠的是一棵什么树?”
“松树。”小嘉隐不认识这种树,应口答道。李说:“明明是一棵槐树吗?怎么说是松树呢?”小嘉隐从容地说:“你位在三公,靠在这棵树上,正是以‘公’配‘木’,这不就是‘松’吗?”
长孙无忌看这孩子辩得巧,便用轻蔑的口气问道:“那你看我靠的是什么树?”
小嘉隐看他那副蔑视的神情,就愤愤地答道:“槐树!”
长孙无忌以为嘉隐怕了他,大笑道:“看来在我面前,你不敢矫言巧辩了!”
小嘉隐不慌不忙地说:“你靠在树上,那是以‘鬼’配‘木’,这还有什么好巧辩不巧辩的!”
边读边想
在文中,贾嘉隐能巧妙地用偏旁和部首的关系解释人所靠的树和人之间的关系,从尊敬对方——“以公配木”到反唇相讥——“以鬼配木”,如此精通奉承与讽刺的艺术,不仅摆脱了自己不认识树的尴尬境地,而且展示了自己神童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