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我一跑成名——从此学校里好多同学都认识了我这个背着背篓上学的女孩子,知道了“背篓女孩”的厉害。
六一儿童节,学校要求我们班上排演一个节目,代表五年级,在全校庆祝会上表演。
班会上,宣传委员李牧笛征求大家的意见:
“大家想想,我们表演什么好呢?”
“我认为节目要有特色,特色最重要。”李双说。
“那就表演小背篓吧!”男生们起哄,“你们全体女生一起上,每人背个小背篓,最有特色啦!”
男生们原本只是想起哄,但这一起哄倒哄出了一个好节目——我们班全体女生一致同意:我们来个歌舞表演——《小背篓》!
以前女生们下了课都喜欢背着我的小背篓玩儿。现在要背着背篓演节目,都高兴坏了。
“好啊!我们都有小背篓背了!”
歌曲是现成的,就是宋祖英阿姨唱的那首《小背篓》。背篓呢,城里没有,但我们寨子里家家户户都有。我趁周末专门回了一趟方寨子,到寨子里最好的蔑匠银龙叔家去订购背篓,还看望了我的小伙伴。
银龙叔和他的徒弟一起赶工,不出三天就给我们送来了二十几只小背篓。银龙叔听说这些背篓是要用来表演的,织得特别精致漂亮,用我们班主任胡老师的话说,“一个个都像工艺品”。
“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
听着歌儿,我就想起了寨子里的生活,还有寨子里的伙伴们。
我们全班二十多个女生背着小背篓,打扮成寨子里的小姑娘,随着歌声翩翩起舞。
表演结束了,我们的节目获得了一等奖。张文静说:“我们的节目歌儿美,舞儿美,背篓美,姑娘美——获得一等奖是理所应当的。”
奖牌只有一块,我们把它挂在教室里,但我们每人有一个小背篓。胡老师说把这些背篓当作奖品发给表演节目的女生。
李双建议大家:“我们以后也像方雪梅一样背着背篓上学,好不好?”
“好啊,好啊!”大家都赞成。
打这以后,我们班背着背篓上学的女生多起来,但大家心目中的“背篓女孩”却依然只有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