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不分对错的,都是人性的体现。任何人都会体会到快乐、痛苦、抑郁、嫉妒等令人愉悦和令人伤心的情绪。而父母却往往不希望孩子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但如果我们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孩子就会去压抑这些不良情绪。
情绪是可以面对的,不需要被压抑的,是可以被接纳的,疏导的。当我们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情绪,并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调节和控制情绪,孩子的情绪表达就会向良性发展,自控能力就会逐步增强。
伊伊的很多爱好,往往让我们这些成年人看不懂。她每次出门,最喜欢捡拾地上的树叶和石头,常常把这些分文不值的东西带回家。这些成人眼中的“垃圾”,却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宝藏。
她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盒子来装她捡来的东西。而爱干净的外公,往往看不惯伊伊的这些行为。有一次,趁大扫除的时候,外公把伊伊的宝藏进行了彻底清除,她眼里的很多“宝贝”都被外公扔进了垃圾桶。
伊伊知道后,跟外公大哭大闹了一番。一边哭一边指责外公:“我的东西,你为何不经过我的允许,就把它们扔掉了呢。你赶快去垃圾桶捡回来。”等外公下楼去看的时候,这些“宝贝”已经被清洁工拉走了。伊伊只好气得跺脚,我能明显感受到孩子的伤心和对外公的气愤。
“宝贝,这些东西是你辛辛苦苦捡来的,有一次为了捡一块漂亮的石头,还差点掉进水里了。如果是我,也会很珍惜这些宝贝的。现在已经被拉走了,你就是把地板跺穿也没有用啊!爸爸知道,你一定很难过,对吗?”伊伊慢慢停止跺脚,非常伤心地哭着点了点头。
我接着对她说:“但外公也是为了让家里变得更整洁,才会收拾这些东西的。你现在无论怎么对他生气,那些东西都不会长腿跑回来的。外公每天都给我们拖地抹屋,买菜做饭,是不是很辛苦的啊?”
听到这里,她若有所思,由刚才的大声哭泣转为低声抽泣,还哀求说:“爸爸,你能不能告诉外公今后不要乱扔我的东西啊?他老是把我的东西扔到垃圾桶。”外公正好在旁边听到,赶紧答应她以后一定先问问她再收拾。
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我马上接着外公的话说道:“伊伊,爸爸以后带你去更多的地方旅游,然后捡更多的宝贝回来收藏。如果把你的收藏箱挤破了,那该怎么办啊?”
听说要带她出去旅行,伊伊马上破涕为笑:“我们明天就去厦门玩吧!妈妈说那里的海滩有很多贝壳,我要捡一大箱回来。”
“宝贝,哪有这么快呢?爸爸答应你,春节后我们全家都去厦门海边晒太阳,捡贝壳。”说完,我们还进行拉钩确认。吃了定心丸的她,又手舞足蹈地跑去给全家人通报我们的旅行计划。
让孩子体验父母如何管理情绪
言传身教是训练孩子管理情绪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去分享自己的感受,提升孩子对情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在真实的场景中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我在教育女儿的时候,也会遇到情绪崩溃,控制不住的时候。比如,有一次,伊伊对别人出现很不礼貌的举动,我让她一个人反思,但是她非但没有认识到错误,反而情绪激烈地说:“你不是我的爸爸了,我没有爸爸了!”这句话让我怒火中烧。面对这个令人生气的场面,我是这样调节自己情绪的。
首先,我大声地说:“你这样说爸爸很生气”,然后我离开她,让自己先冷静冷静。
其次,当我冷静以后,我以观察者的身份重现了当时的场景,当我教育孩子的时候,因为我采取的教育方式,孩子很抵触,说了很伤人的话。我觉得很生气,有挫败感。
接下来,我剖析了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我会有这样的情绪,是因为觉得她怎么会这么没有礼貌,而且不知好歹,我处罚她了,她还不改正。我其实最需要的是孩子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能改正错误。
然后,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女儿不是故意和我作对,是因为我的做法让她情绪激动,她是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说出那番话的,而且还不是她的真心话。
最后,我的建设性行动是:我要采取一个她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自己的错误。于是,我改变了最初强硬的让她自己反省的方式,而是先告诉她爸爸其实很爱她,不能忍受她说的不要爸爸的话。而且,爸爸还很生气她的不礼行为貌,因为讲礼貌是表达对别人的尊重,是每个人都要做到的,我还顺势讲了一个没有礼貌的小猴子的故事。
结果,女儿很配合,她的情绪也完全平复,而且最后我也达到了我的初衷,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