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一定会失去幸福
知识的传达,是将知识化作智慧的过程;智慧只能培养,不能“教”。
拿着瓦片走进课堂
我在美术课上过一节语文,试试孩子们是否保持着获得提升后会感到幸福的自然机能。
我小时候上语文课的情形是:老师对所有的课文都抱着一种神圣的心态,这样,课本便成了典范,不能有任何的怀疑与批判;孩子呢,就只能仰视、模仿、背诵,对孩子的智慧的发展没有任何意义。我常常想,能不能用一种其他的方式上语文课呢?就像我上美术课那样?抱着这样的想法,有一天,我给一个6岁孩子的班级上了一节语文课:“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目的是教人富于同情和智慧。
以前的老师一般先布置预习,再读课文,认读生字,掌握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全这样上。一轮下来,早把当初的目标忘到九霄云外了,孩子的关注不再是同情、智慧,而是被一大堆知识性的东西占有了,就不能到达那个目的。因为同情心、智慧不能教,紧要关头处理危机的能力也不能教,只能培养。
这个培养的过程,就是要让孩子成为主体,参与其中,自己想办法,自己推导出结果……这就是实体化的过程。
就是推导不出来也不重要,关键在于推导的过程。要是教的话,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记得小时候在学这篇课文时,老师不是在想着让我们变得聪明,而是反复地显示司马光有多聪明,所以上完这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老希望有一个小孩掉进缸里,我好找一块石头把缸砸烂。这就是“教”的结果,这个结果说明了老师把智慧的培养也给模式化了,认为所有的东西都能通过“教”这样的方式学会,认为小孩是个空罐子,连智慧这样的东西也能往里填,老师在上课时不给孩子任何智慧成长的机会。
模式化,会造成要是发生一件相同事件时可以生搬硬套,但当发生不同事件时就不知道该怎么办的结果。
虽然我想以全新的方式来上这课,但仍然很难完全摆脱传统的影响,想到的只是希望孩子们能想到把缸砸烂,所以我拿着一块瓦片走进了课堂,“哐当”扔在地上……
急中生愚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这种东西是可以打烂的。然后告诉他们“缸”的概念,因为现在的孩子一般都不知道“缸”是什么东西。
接下来,我就把课文中的智慧点提出来作为刺激。我说今天要让大家解决一个问题:你们6个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其中有一个掉进一个装满水的缸里,你们所有的人都不会游泳,也不会潜水,必须在15分钟之内把人救上来。接着,我讲了为什么要在15分钟之内把人救上来的原因。
我问:谁有办法?
孩子们一听就炸开了,顾不上举手就大喊大叫起来。我叫起一个男孩让他先说,他说:可以找一架梯子伸进缸里,让他自己爬上来。
我说噢,停顿了一下,然后问:大家讨论一下,这个办法行不行?有的说找不到梯子怎么办?我说:假如旁边正好有架梯子,你放进缸里,他能自己爬上来吗?多数孩子都点头,坚信能爬上来。我问一个持不同意见的孩子:你为什么认为爬不上来?他说:水一淹人就糊涂了。我朝着全班问:谁被水淹过?有几个孩子举起手来,我叫起一个讲讲被淹的感觉。他说上不来气,使劲咳嗽,特别难受。于是我讲了一个人掉进水的瞬间里可能会出现哪种情况。在我讲完后,全班便否定了这个方案。
这时有个孩子举起手并大声地说:我有一个办法,我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放马,拿根挽了扣的绳子一甩,就能套到马的脖子上。我们用这种办法把他套上来吧。
我说这个办法似乎不错,好,我们再来讨论,行还是不行?有的说:我们谁也没有套过马,套不准落水的小朋友。有的说:小朋友在水底下,绳子扔进缸里会浮在水的表面,根本套不到他的脖子。这时候开始发生争论,有的说绳子在水里能沉下去,有的说不能。我说:关于这个问题回去与你们的爸爸妈妈找找书,查一查看,绳子在水里有没有浮力?是沉在水下呢,还是浮在表面?我们现在假定,第一,那个落水的小朋友在水里肯定是胡乱扑腾的,他的头、手、脚全在乱动,你把绳子扔进水里,即使能够沉得下去,也很难套上,是不是?要是运气好,套到他的手上或者脚上,就说明还有点希望,要是套在脖子上,会出现什么情形呢?有个孩子站起来说:会勒得上不来气,会把那个小朋友勒死的。我说对。要是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还是不能达到救人的目的,大家还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