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空闲的老奶奶,还时常过来给黑豆儿帮忙,给他篦棉花,网线线。
这里是好几个大机关的所在地,不知是哪位当官的路过这里,偶然看到一地灰烬,问明情况,当即走到黑豆儿面前,拍了拍他那沾满棉絮的脑袋,又立即派人弄来一些木料和油毡,重新搭了一个小棚子。
“世上还是好人多!”人们说。
又过了些日子,伯父回来了,新落成的“弹棉花铺”又开始了正常营业。
小提琴家无意中发现一件事:那块挂在白杨树上的牌子上的加工费由原先的两元改成了一元五角。他问黑豆儿的伯父:“谁让改的?”
“黑豆儿!”
“为什么呢?一切烧得精光,现在不是正需要钱吗?”
伯父捋了捋缠绕在弦上的棉絮说:“这孩子觉得欠了大伙太多……”
小提琴家豁然明白了。他竭力想赞扬孩子一番,终因言词苍白无力,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便不住地拍着这个微微驼背的农民的肩。
六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小提琴家举行独奏音乐会。他将黑豆儿带进一个宏大高深、金碧辉煌的音乐大厅,将他安排在一个最理想的位置上。
最后一支独奏曲的名字是:《一个从乡下来的孩子》。
小提琴家向观众深深鞠了一躬,演奏开始了。不一会儿,他便如痴如迷地沉醉在音乐里。随着身体的摆动,他那油亮的头发在灯光下跳动着。他的眼睛眯缝着,灯光照出,他的眼圈是湿润的。灵巧有力的弓在琴弦上滑动、跳跃、颤抖,时缓时急,时而突然停止,用手指勾出一串扣人心弦的音符。小提琴向人们倾诉一个孩子的不幸遭遇,一个纯洁的少年似乎在橘黄色的柔光中出现了。迷人的音乐将人们引向了一个崇高、圣洁、美好的境地。小提琴家被自己的琴声所感动,泪光闪烁……
人们被这充满情感的音乐所感染,屏声谛听。大厅静如月光下一望无际的原野,只有那轻柔、委婉、缠绵、深沉的提琴声。
黑豆儿却抵抗不住一天劳动的沉重疲倦,歪着脑袋,在金丝绒软椅上睡着了,口水顺着嘴角流到脖子里,直到大厅里响起暴雨般的掌声,他才好不容易睁开眼睛。
回家的路上,黑豆儿问:“叔叔,你拉的什么呀?人家那样拼命地拍手。”
“你没听出来吗?”
“我困了,睡着了。”黑豆儿感到羞愧,低下了头。
小提琴家抚摸着他的肩胛说:“豆儿,你应该继续读书。”
“嗯。”黑豆儿说,“等攒足了钱,我还要上学,我大伯也是这么说的。”
夏天过去了,冬天也过去了,春天来到了。不知为何,近来,小提琴家的心里常常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空落感。
黑豆儿快要回浙江老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