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欤?”孔子曰:“非为玉之寡,故贵之;珉之多,故贱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而长,其终则诎然乐矣,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珪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孔子家语·问玉第三十六》
【白话易解】:
子贡有一次向孔夫子请教,问:“夫子,很冒昧地向您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君子以玉为贵而以美石为轻呢?难道是因为玉少而美石多的缘故吗?”孔子回答道:“并不是因为玉少才以它为贵,美石多就轻贱它。往昔的时候,君子将自己的德行与美玉的性质相比,玉石温和、润泽有光彩,正如君子的仁德一般;它纹理细密而又坚实,就好像君子的智慧,心思细腻、缜密,处事周全;当玉石摔碎后,虽然也有棱角,却不尖锐,不会伤人,如同君子之义,正直刚毅,却以仁爱存心,念及一切;垂挂着的时候,好像要跌落下来的样子,象征着君子的谦下恭谨,有礼有度;敲击它的时候,会发出清澈激昂的声音,最后则嘎然而止,与音乐的性德相似;虽然有斑点,但不会因此而遮掩它的优点,纵然它很美,斑点也如此显而易见,如君子之忠,不偏不倚,毫不掩饰;另外,玉的色彩从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好比君子之信,表里如一,纵在暗室,也诚信不欺;它晶莹透亮犹如白虹,与天的白气相似,这是与天相配,与天道相应;而玉的精神可见于山川之中,如‘玉在渊则川媚,玉在山而草泽’,所在之处皆能受到感化,如同君子之德风,涵容万物,利益一方。行聘之时,手执玉石所制之圭璋,不假借他物而自然合乎礼,如君子之德,无须假借外物显示,自然德风畅然。天下无不以美玉为贵,这是道的显现。如《诗·秦风·小戎》中提到的‘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我想念着他啊,他的君子作风,就如同温润的美玉一样。所以君子以玉为贵,它所显出的‘仁、智、义、礼、忠、信’等品性,正是仁人君子的德风啊!”
《问玉》读后感
一、玉与君子
自古以来,都有“君子佩玉”的说法。从来不知道玉有这么多美德,最初读《问玉》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深深地为之震撼、感动。“玉”它不会言语,没有炫耀,从不浮夸,只有静静的、安然的面对自己,面对同伴,面对赞叹、毁谤,以及周围所有善的、恶的人事环境……它不争不怒,不自暴不自弃,安守自己的节操,的确如仁人君子。
其实,从小的时候,就发现,很多人的名字里都有“玉”,有的是直接用了“玉”,如“黛玉”、“宝玉”等等;有的名字里会有一个字的偏旁部首有“王”字,后来才知道这些字都是各种各样的美玉的代称。
虽然我们不太明白“玉”的来历,也不知道“玉”为何那么名贵,但有一点我们可以体会得到,那就是父母、长辈们起带“玉”字的名字时,一定含有对孩子一生的祝福,把对孩子的祝福寄托到“玉”字上,那么这个“玉”字到底是什么来历呢?
《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里如是解:玉,本义作石之美者,即色光润,声舒扬,质莹洁之美石名之曰玉。帝王之王,一贯三为义,三者,天地人也,中画近上法天地也。珠玉之玉,三画正均,像连贯形,近俗不知中上(三横笔划均衡的为玉,中横靠上的即王)之义,“玉”字加点于旁,以别之。故珠玉之“玉”,本作“王”,俗作“玉”。